解码汉字承载的中华文化基因

网文内容

  “看着这些古文字好感动!”“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镌刻历史‘骨相’的殷商卜骨,到笔书民族气韵的淋漓翰墨,借由汉字,我们得以相识。”四川成都博物馆日前推出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人气火爆,观众好评如潮。开展至今,参观人数近40万,其中年轻人占比高达80%左右。

  此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成都博物馆策划实施。展览汇集全国40余家文博机构的220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占比达90%,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规格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大的展览。

  文明溯源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系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成都博物馆馆长任舸说,此次展览分为“源”“远”“流”“长”4个单元,系统梳理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生动解读汉字承载的文化基因,让观众通过汉字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璀璨。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将对万物的感知、观察与思索抽象为丰富多样的刻绘符号,形成汉字的源头。在第一单元“源——萃图成字 礼序乾坤”,一枚距今约8000年的刻符龟甲引人注目。它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其上刻画的符号与甲骨文中的“目”字极为相似。贾湖遗址是裴李岗文化早期典型遗址,遗址内共发现17例刻画符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贾湖契刻与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不少相似之处,皆以利器在龟甲、骨器上刻画而成,且内容都与占卜相关。

  “到了商代,汉字已走过漫长的‘童年时代’,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甲骨文,这是迄今所知东亚地区最早的成熟文字。”此次展览策展人、成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主任魏敏说。展厅中呈现了一组商代甲骨,涉及祈雨、田猎、祭祀、征战等内容。

  除了甲骨,商代青铜器上也会镌刻铭文,被称为金文。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小臣方鼎是商代晚期祭祀用具。器内壁铸铭文4行22字,记叙了商王近臣受到赏赐,作鼎祭享已故的父亲太子乙。

  西周时期,金文渐兴,内容多是颂扬周王室及贵族的功绩,或记录分封、祭祀、战争等重大事件。西周金文承袭自甲骨文,字体更加规整、稳定,风格更加雄浑大气,与周人的礼乐文化高度契合。周天子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赏赐给各地诸侯,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也常以有铭青铜器为载体,汉字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实现大规模传播,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族群融合。

  西周格仲簋、折觥、三年兴壶、四十三年逨鼎……这些青铜重器上的铭文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出土的史墙盘是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此盘体形巨大,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底部铸有铭文284字,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作盘者六代人的事迹。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高度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的内容不曾见于已知的文献,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汉字朝着简易化、大众化方向发展,除金文外,还出现了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不同地区的文字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中山王圆壶是著名的“中山三器”之一。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位于燕赵之间的一个小国,在列国的纵横捭阖中曾扮演重要角色。此壶腹与圈足皆有铭文,腹部铭文59行、182字,除歌颂先王的贤明外,还大加赞扬相邦马赒的功劳。铭文字体修长,结构匀称,笔划刚劲洗练,是晋系文字的代表。

  文以载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下令以秦小篆为全国统一书体。“书同文字”政策的实行,保障了秦法在广阔疆域内的施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展柜里这尊春秋时期的秦公钟,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杨家沟太公庙村。钟体呈合瓦状,甬上饰4条小龙,龙体相互缠绕,舞部饰变形夔龙纹,鼓部饰两对凤鸟。钟上铭文共86字,主要记载了秦襄公被周王赏宅、授国以及文公、静公、宪公治国兴邦的业绩,铭文书体为春秋初期秦篆的典范。专家研究发现,秦公钟铭文为刻铭,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刻铭铜器。

  铸造于公元前221年的秦诏版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物证。诏版正面以秦篆阴刻40字,记叙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下诏要求全国推行统一度量衡制度。这枚诏版为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文化及秦篆提供了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