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的京华风韵

  作者:许庆元(北京出版集团编审)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这是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的目前中国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正乙祠一层的一副楹联。也是在这一年,洪昇历经十年、三易其稿的传奇《长生殿》问世,引起轰动。“八千觞秋月春风尽消磨,蝴蝶梦中琵琶弦上;百五副金樽檀板都付与,桃花扇底燕子灯前。”正乙祠戏楼台柱上这副楹联更是点出了四部著名戏曲——元末南戏《琵琶记》、明传奇《蝴蝶梦》《燕子笺》,以及清代大名鼎鼎的传奇《桃花扇》。

  清代的戏曲演出,在康熙时得以复兴。传奇名作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均完成于北京,著名剧作家李渔曾带家班在北京演出。洪昇曾在北京国子监学习并肄业,为了谋生,屡屡奔波于北京、杭州之间;孔尚任作为国子监博士,在北京为官多年;李渔在韩家胡同建的芥子园更是京师名士常临之所。清代这三位杰出的戏曲家与北京的因缘,反映了当时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乾隆以后,花部兴起,北京地区伶工荟萃,戏曲演出如火如荼,并在交流与融合之后,于徽班中最终形成了京剧。

戏曲中的京华风韵

《观榜图》(局部) 清·梁亯 选自《古代戏曲中的北京》

  古代戏曲的成长与演变轨迹深度交融于北京地区的历史脉络之中,也隐含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与渊源。由文津出版社推出的《古代戏曲中的北京》以独特的地域视角梳理古代戏曲中的“北京故事”,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借助元、明、清三代剧作家之笔,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活生动、纤毫毕现的北京社会生活图景。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系全国高校古委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安平秋教授担任总主编的“艺文北京”丛书的第二本,精选古代戏曲剧本近三十种,从生于金元之际的关汉卿所作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始,至卒于晚清同治年间的黄燮清所作传奇《帝女花》止,或全本,或片段,重点呈现戏曲与北京的深度关联。戏曲内容的时间跨度更是从先秦战国直至清代中期,主题涵盖政治军事、历史沿革、建筑规划、娱乐生活等与北京城市文化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编选者希望借由这些戏曲文本,使今人于戏曲剧本的曲词与对话中,透过人物角色、情节场景、掌故古迹,真切而深入地感知这片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上的鲜活日常,体会这座古老都城多元与包容的气度,体味其于悠悠历史长河中曾经历的朝代更迭与壮怀激烈,感受其中流淌的厚重而持久的生命活力与京华风韵。

  在生、旦、净、末的演绎中,在曲、白、介、诨之间,唐代“安史之乱”安禄山自范阳起兵,金代“贞祐南迁”的无奈迁都,宋代文天祥壮烈殉国的浩然正气,明代“靖难之役”与“京师”的迁移,严嵩用事与忠臣劾奸,崇祯之死与甲申之变……北京成为一段段故事发生的背景、展开的空间,曾经活跃于北京地区的人物、曾经的街市容貌、曾经的生活日常,这片土地上经历的战乱鼎革、朝代更迭,官员酬酢、科考登第,百姓家常、岁时风物……无不跃然纸上,品来曲韵悠长。

戏曲中的京华风韵

《古代戏曲中的北京》

李简 主编 薛舒丹 编注

文津出版社

  说起历史沿革与名胜古迹,北京成为国都的最早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都城“蓟”。从明代叶宪祖的杂剧《易水寒》与孙钟龄的传奇《东郭记》中能够发现这座先秦燕都的身影,荆轲刺秦与黄金台传说的融合创作,齐人伐燕事与《孟子》经典的附会虚构,基于真实历史又极具戏剧性。而北京被正式称为“燕京”,则始于唐代“安史之乱”中史思明在范阳定都,改称燕京的僭越之举。明代阮大铖的《燕子笺》中安禄山起兵时自称“范阳节度使”,而非“幽州节度使”,即与天宝元年(742)幽州改为范阳郡的史实相符。

  提到岁时风物,元代王实甫的杂剧《四丞相高会丽春堂》中生动呈现了风靡于金国朝野上下的端午节俗——射柳游戏与双陆博戏。从南宋出使金国,在金羁留十余年的洪皓在其《松漠纪闻》中记载:“燕京茶肆,设双陆局,或五或六,多至十,博者蹴局,如南人茶肆中置棋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