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家国梦 一腔中华情——重温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

  【文艺院团保留剧目巡礼】

  作者:程鹏(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卓(中国国家话剧院宣传部副主任)

  编者按

  在戏剧的璀璨星空中,有一些作品跨越时空始终熠熠生辉,以独有的光芒照亮了人类思想与情感的角落。正如明末清初戏剧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说,旧剧之可贵在于“本质如常”,又“能新而善变”。那些被人们称为经典的戏剧作品,之所以能够历经漫长岁月的考验依旧充满活力,正是因为它们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内涵,通过表现形式、艺术手法上的创新,在不同年代、不同人的演绎下,唤起了一批批观众的情感共鸣。

  今日起,本版开设“文艺院团保留剧目巡礼”栏目,走近国家文艺院团保留剧目,与读者一同从这些经典剧目里,感受戏剧的底蕴,精神的力量。

  中国国家话剧院是一支从延安出发,伴随新中国成长,见证改革开放,昂首迈入新时代的人民文艺队伍,其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延河岸边成立的延安青年艺术剧院,1949年更名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2001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与1956年创建的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正式成立中国国家话剧院。83年的建院史给予国家话剧院丰厚的历史底蕴。2021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迎来创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艺术家回信,勉励剧院“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回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温国话经典,那些历经大浪淘沙,经受时间磨炼,艺术光芒反而愈加闪耀,口碑长盛不衰的作品仍然启迪着当下创作。《哥本哈根》即将开启21周年的演出,累计演出近400场、观众超10万人次,被盛赞为“小剧场话剧标杆之作”;《四世同堂》首演于2013年,11年来演出超过350场,观众达30余万人次;根据国剧经典改编的《大宅门》也迈过了演出10周年的门槛,《北京法源寺》已步入第9个年头,均为常演常新,开票即售罄的代表性经典剧目。

  1.好剧目都是在舞台上反复锤炼,与观众共同完成的

  舞台作品的魅力就在于观众能近距离观看实时表演,而主创则会根据观众的反馈对剧目不断打磨提升,可以说,好剧目的成功都是与观众共同铸就的。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在舞台上立得住,其内容的质朴、细节的真实、情感的细腻,是得到观众认可的首要因素。

  《四世同堂》是一部典型的京味儿大戏,在全国各地巡演时,却从未出现过“水土不服”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它的改编牢牢把握住了老舍先生原著的精髓,以情动人,义理兼容。排练初期,考虑到一部分演员对北京方言及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缺乏了解,导演田沁鑫要求演员们必须深入生活,仔细观察胡同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与交流方式,并在排练场内营造出具有北京本土气息的生活氛围。

千秋家国梦 一腔中华情——重温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

《四世同堂》剧照

  这种看似“散漫”的排练,让演员潜移默化地迅速进入剧中角色状态。短短两个月排练时间里,演员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北京话的发音吐字,更对京味儿文化有了深入理解,切实融入了舞台上的“小羊圈胡同”。

  经过几代演员的倾情演绎,《四世同堂》的台词也在与观众的深度沟通中“与时俱进”,比如冠晓荷说:“这年头儿钱不是钱,只有房子才是货真价实的产业。”这类时髦的台词设计产生了良好的现场效果。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耳熟能详的《大宅门》音乐响起,观众瞬间被带进风雨飘摇的乱世年代。刘佩琦饰演的“白三爷”身着长衫,踏着鼓点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原版电视剧的高光场面在剧场这样更为直观的时空环境里得以再现——白三爷坐在高高的台子上,面对着乌压压的观众,斩钉截铁一字一句地道出:“宁可挨千刀万剐,不当亡国奴!”此时,观众席定会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这让刘佩琦更加坚信了对“白三爷”这个人物的塑造。从电视剧到话剧,“白三爷”这个角色,刘佩琦演了20多年,相比电视剧,近距离与观众“接触”让刘佩琦对台词节奏、语调的拿捏更为精准。

  2.好作品无不凸显人性光辉、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