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实施主体的协同发展?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深度融合?近日,在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期间,光明网记者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构建产学研“热机制”,推动科技与产业“深融合”
孙其信表示,与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相比,产学研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为紧迫的要求。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一方,应充分发挥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力军作用。
当前产学研合作中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例如,高校、政府和企业在合作中存在着“冷热不均”的现象,产学研工作在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中“份量不足”,高校的学科专业与现实市场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等。
“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需求发起方’,高校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因此,构建一个激发各方活力、实现优势互补的‘热机制’至关重要。”孙其信表示,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创新环境来发挥引导作用,高校也要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主业”,即通过提供产业所需的过硬知识和技术创新,不断为产学研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机制创新即是挑战,也蕴藏着巨大潜力。近年来,校地共建的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成为了地方政府及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的热门合作模式。据了解,目前“双一流”高校已在国内各省布局建设了200余个产业研究院。
孙其信介绍,近五年,中国农业大学先后与全国1000多个县(市、区、旗)及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合作,并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布局建设了5个地方产业研究院,围绕当地主要产业进行科技和人才资源的精准对接,迅速将技术创新和人才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改革高校机制体制,激发创新活力“强磁场”
高校作为产学研环节中“学+研”结合的源头,是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关键力量。孙其信认为,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众多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策源地。
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作用?孙其信表示,首先要从意识上突破。“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不是可干可不干、早干晚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干、且有要干好的使命和职责。”
其次,高校需要建立鼓励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改革高校教师评价体制及人才培养体制,将参与校地、校企等社会服务工作纳入教师职称晋升条件和日常工作量核算体系,建立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
“评价体系是‘指挥棒’,只有当评价体系真正鼓励产学研合作,才能够释放出大量的创新活力和合作潜力。”孙其信表示,“可以考虑在评价体系中增加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权重,降低对单一学术成果的过度依赖,鼓励更多的教师和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来。”
因地制宜谋策略,打造农业产学研“金三角”
农业具有独特的地域特性,如何因地制宜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国农业大学给出了自己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致力于建立和拓展产学研合作平台,如四川产业研究院、苏州产业研究院、京瓦中心,构建“政府+高校+企业”金三角创新模式。通过地方政府和企业“出题”,教师和研究生“答题”的合作模式,进一步解决过去在学校进行创新时难以找到应用场景的问题。“这些研究院不仅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还解决了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孙其信说。
科技小院是这一模式的最佳案例。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曲周诞生,“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科技小院”一词。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科技小院超1200个。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生产一线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目标是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过去科研成果转化的比例不到5%,现在这个比例已经提高到了15%。”孙其信表示,这意味着更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正在被实时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价值。
(光明网记者 武玥彤 谢芸,中国产学研杂志社周烨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