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翔
近日,网上“围观”修复文物典籍的直播和短视频引发热议,相关视频点赞和转发都动辄破万,下面评论大多是“看得我大气都不敢喘,闭气看完。”“请问这种工作哪里可以领?”这样的画风。如果这种“围观”能够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年轻人的网络生活无疑将变得更有意义。
事实上,这并不是文物修复初次走进大众视野。2016年年初,《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豆瓣评分高达9.4,之后迅速在以二次元文化著称的B站上走红,点击量超过200万次,累计有逾6万条弹幕评论,呈现出超越电视播出时的火爆景象,甚至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此后,关于文物修复的视频在网上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其中不乏“爆款”。而大量“围观”的背后,是闪闪发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
“围观”修复文物的走红,对于年轻人追寻更健康、更有意义的网络娱乐方式,有着积极作用。如今,短视频平台令人目不暇接,但其中的作品良莠不齐,自制力较弱的年轻人很容易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虚度自己的人生。可是,如今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过分生硬的说教,往往适得其反。而“围观”修复文物,恰恰是用一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人生的道理展示在他们面前,就像最近网络流行语调侃的那样,“糟糕,知识竟然用如此手段进入了脑子。”
事实上,网友观看文物典籍的修复,并不是简单地“围观”,而是包含了人和物的交流,对物的体悟,把自己也融到了里面。尤其是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无不透露出朴素而又真诚的情怀,因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年轻人“三观”的塑造,起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事半功倍。
不过,这种“围观”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更何况,《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已7年有余,为了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有必要在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比如,修复文物也可以是一场竞赛。今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文物职业技能大赛就显得别出心裁,这场被誉为文物修复师“国赛”的赛事汇聚了来自全国的219位能工巧匠,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吸引眼球。用这样的思路来赢得年轻人的青睐,无疑是“路走宽了”。
另一方面,年轻人在线上“围观”固然很好,但如果条件允许,在线下组织相关活动,让年轻人“沉浸式”体验修复文物,一定会带来更好的体验。就像《我在故宫修文物》爆火之后,深圳图书馆借助其影响力组织策划面向社会的免费古籍修复培训项目,让更多年轻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年轻人化身“历史时光守护者”,通过参与文物典籍的修复而守护历史的传承,与把大好时光消耗在无意义的垃圾短视频上相比,其生命质感不可同日而语。